Search


是命運作弄,還是巧合? 談疑似甲狀腺惡性腫瘤

過完年的周五門診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是命運作弄,還是巧合? 談疑似甲狀腺惡性腫瘤

過完年的周五門診病患,多了幾位純諮詢的病友,有位L小姐是在北部林口某醫學中心開刀的甲狀腺癌病患,她在去年年底開刀切除了左葉甲狀腺,病理報告是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with follicular variant (乳突癌併濾泡變異) ,她原本是在左頸部發現長個東西才一陣子,接著穿刺生檢然後醫生告訴她疑似有癌症,沒有家族的甲狀腺或癌病史,我端詳了病理報告上寫著是乳突癌併濾泡變異2.3 公分,頸部淋巴並未取樣,病理報告分期是pT2NxMx,開完刀主治醫師的建議是讓病友決定手術切除右葉或觀察及追蹤,這下怎麼辦呢?
臨床過去一直是將濾泡型甲狀腺癌視為最有可能遠端專移的腫瘤,所以需要更有效的治療(全切除和放射碘治療),所以乳突癌併濾泡變異也被認為是需要別留意的腫瘤,但近的文獻(尤其2014美國甲狀腺腫瘤治療的指引草案)強調 encapsulated follicular variant 屬於低風險的甲狀腺癌,換言之可以不像過去那麼積極處理,但病理醫師相對就要更認真負責才行,encapsulated (莢膜完整包覆)的判定是病理醫師的職責,但有些病理報告上並未明示,面對如此的報告怎麼對病患解釋呢?萬一不是 encapsulated 呢?

這位L小姐手術前在C醫院被告知甲狀腺病灶疑似有癌症,而且超過2 公分,我會建議一開始就選擇全甲狀腺切除的,但她告訴我因為術中冷凍切片 (frozen biopsy) 看起來是良性,所以並沒有全切除,但術後又她被告知是乳突癌併濾泡變異的確讓她很錯愕,我想可能的解釋應該是冷凍切片時病理醫師只看到濾泡的成分吧,而濾泡細胞有時並不代表惡性,另一方面L 小姐所說的 ”起初甲狀腺病灶疑似有癌症”,我想也需要說明一下,甲狀腺穿刺生檢如果依照 Bethesda 分類可分六類,包括了(1)無法診斷,(2)良性,(3)無顯著意義之細胞非典型或濾泡病灶,(4)濾泡腫瘤,(5)疑似惡性,(6)惡性,其惡性可能度分別為1-4%, 0-3%, 5-15%, 15-30%, 60-75%, 97-99%,其中疑似惡性或惡性其實有七成以上是惡性,術後也證實如此,但除了惡性(含疑似)及良性以外的另外三類卻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獎率啊!

巧的是同一天另有一位從新竹來諮詢的病友C小姐,她從三年前在東元醫院也每年接受甲狀腺穿刺生檢都說是無法診斷,今年改到T大分院再次甲狀腺穿刺生檢卻說是疑似惡性,她當然也是感到驚訝為什麼病灶改變了,是之前穿不到還是腫瘤變性了,接著要如何面對呢? 我除了感慨是不是命運作弄,還是建議她趕快接受完整的治療吧!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FB或網路上,甲狀腺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主治或責任醫師的關係,在這裡分享行醫經驗和病友的故事,除了心情抒發,也是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者是同道朋友能夠藉由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」的想法,利用這些故事和經驗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,醫者建議路過此FB的甲狀腺病友如果想要問問題,一定要先請教您原來的主治醫師,如果需要找我,也希望能夠透過原主治醫師轉介。由於甲狀腺醫者的體力有限,資質駑鈍,無法妥善回復每一個問題,有時遇到簡答題或是值得探索的問題,或許就在那個當下簡單回應,留下一點訊息只是抱著期待甲狀腺病友的照顧更有品質,在此寫些心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,給病友更多一些想法。
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責任醫師的關係,這裡分享病友的故事,除了抒發,也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同道能夠藉由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」,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
View all posts